國際鐵礦石巨(ju)頭的(de)舉動,值得(de)關注(zhu)。從需(xu)求來看,中(zhong)國(guo)過(guo)(guo)去幾年(nian)是(shi)最重要(yao)的(de)客戶體,而(er)中(zhong)國(guo)鋼(gang)鐵產能過(guo)(guo)剩(sheng)與(yu)經(jing)濟(ji)下(xia)降的(de)預(yu)期(qi)背景(jing)下(xia),鐵礦(kuang)石巨(ju)頭為何逆市增產呢?實際上觀(guan)察發現,區(qu)域經(jing)濟(ji)或(huo)其它新興經(jing)濟(ji)體依然需(xu)要(yao)預(yu)期(qi)較大,比如12億人口的(de)印度及非洲地區(qu)等。
必和必拓希望通過削減對承包商的支出、裁員以及集中在現有的4個礦區進行開采來降低成本。該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每年持續資本支出約為5美元/噸的前提下,成為對中國成本最低的鐵礦石供應商。
研究發現,盡管增產后,2017年必和必拓的鐵礦石年產量將達到2.9億噸,但仍不及另外兩大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和力拓,但其逆市而動也顯示了巨頭看好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鋼鐵產量增長的大方向。
逆市而動在經營策略上往往需要細致的分析與判斷,并制定較好的投資策略,此次鐵礦石巨頭的逆市增產不應理解為一種被動,可以說是一種低成本優勢與對區域經濟體潛力的一種主動出手。
大浪淘沙,國際鐵礦石巨頭的舉動,值得關注,而在歷史上許多行業的逆周期出手也非常成功,比如網絡業的微軟、地產業的長江實業集團等,謀定而動,出奇不意或是具有競爭優勢與相對壟斷地位公司的一個真實經營寫照。
保護和節約礦產資源做出更大貢獻,加大鐵尾礦的利用緩解資源消耗。尾礦是指金屬或非金屬礦山開采出的礦石,經選礦廠選出有價值的精礦后排放的廢渣。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尾礦堆積量已高達80.51億噸。